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文章内容

雲上畢業季:期待論文與就業穩穩落地

※发布时间:2020-6-17 1:33:26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需要主動迎接未知的挑戰時,我們可以用電影裡哪吒的那句話來激勵自己:我命由我不由天。需要接受無奈的結果時,也可以用這句話來勸慰自己:如果,那也由我說了算。”雲上畢業季,或許正是特殊時期對個態的一次獨特考驗,無論在何種形勢何種情況下,我們都有終極——選擇以何種態度去面對。

  因為疫情已居家3個多月的大四學生吳月,總結了自己“雲上畢業季”每日軌跡:上午一覺睡到11點,在吃早午飯的間隙裡打開綜藝,對自己說看完了馬上寫論文。等到終於依依不舍地把綜藝關了,在word上打了幾十個字后,拿起了手機。在手機-電腦的循環往復中,一天過去了。看著進展甚緩的畢業論文,吳月的腦海裡偶爾會冒出一個問題:“我還能順利畢業嗎?”

  相比於吳月的“佛系拖延”,南京金陵學院的許嘉則經常焦慮到睡不著。許嘉通過了“國考”筆試,但面試卻因為疫情遲遲無法開展。“現在啥都不確定,工作拖著,畢業論文也不知道會怎樣。”在這個畢業季,許嘉很頭疼,“老師催心裡慌,老師不催心裡更慌,畢業生太難了。”

  在2020屆畢業生的計劃中,此時的自己本該泡在圖書館著手畢業論文的收尾工作,如期完成各類考試與面試。但計劃趕不上變化,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原本規劃好的一切:圖書館書海化為臥室裡的小書桌和時不時斷線的校園網VPN,工作面試日期一延再延,漫長到看不見盡頭,過去見個面就能解決的問題要在線上反復溝通好幾天……

  緊張有序的畢業季,由於疫情轉移到了“雲上”,原本按部就班的步伐仿佛成為雲端漫游的風箏,找不到支撐的根基,焦慮如影隨形。

  就讀於中南民族大學中文系的大四學生陳鐸說,這個時候最怕導師突然對自己學業表示關心。“今天,導師問我終稿怎麼樣了,瞬間便有當頭一棍的感覺。”寫畢業論文期間,陳鐸發現自己的拖延症愈發嚴重,“上個周本該完成論文終稿,但一直拖著,覺得下個周再干也來得及。”

  陳鐸覺得,在家寫論文的狀態極差,當沒有圖書館的學習氛圍督促,手機、床、枕頭都具備格外強的吸引力。“雖然知道應該動筆了,但總是沒辦法長時間集中注意力。每天都覺得,其他一切事情都比看文獻寫論文有趣,什麼都可以干,就是不想寫論文。”面對導師的催促,陳鐸默默地在同門小群發了一句:“咱們交終稿前,彼此通個氣,定個差不多的時間一起交。”

  作為理科生的陳細細列出了畢業論文“難產”的數條理由:自控力不足、時不時干擾自己的瑣碎家事、跟老師的溝通不夠直接及時有效。“論文進度與自控力、個人效率挂鉤,要是日產萬字,我也不用擔心了,但現在簡直是手工作坊時代效率。”陳發現,在家裡總覺得身邊沒人討論,自己是在孤軍奮斗,不踏實。“跟同學在網上討論不如在學校裡跟同學們在一起踏實。在學校大家更有緊迫感,更想奮斗”。

  師范大學心理學部黨委副王瑞敏認為,在家拖延效率低,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兩個:一是畏難情緒﹔二是學習狀態不佳。這時不如啟動“目標導向思維”:“要提醒自己不斷關注目的,問自己:我這樣想這樣做,可以讓我達到目的嗎?當意識到那些帶有挫敗性質的想法和行為后,我們就能改變那些消極的反應,採取有助於達成目標的積極行為。”

  如何緩解“雲上畢業季”的拖延,王瑞敏老師指出,針對畏難情緒,可以用“目標分解”來化解,“把論文分成若干個部分,每個部分繼續分解成小目標,分解到踮踮腳就可以夠到的程度,比如整理一個概念的定義,完成一步,再立個新的‘下一步行動’的小目標,讓一個個小小的標志物牽引著你度過漫長的爬山過程。”而針對學習狀態不佳,不妨試試用“儀式感”來啟動自己,同時設置諸如“番茄鐘”督促,用“同伴打卡”激勵。

  對於溫州商學院大四學生辛瑞而言,“雲上畢業季”給自己最深刻的印象,首先是求職沒有“實感”。當面試轉為線上,溝通似乎不夠順暢。“線上效率太低了,信號會卡頓,有些咬字不清的地方需要對方重復,電話面試看不到臉,還會不小心打斷對方說話。”遲遲找不到合適的工作,辛瑞有點著急,“目前學校發布的就業信息,設計類專業的非常少。我投遞了簡歷給一些公司,但至今也沒有錄取,越等待越焦慮。感覺自己的未來就像一片迷霧,茫然看不到終點。”

  因為猝不及防被抽中畢業論文外審,研二的姚順利在這個畢業季異常焦慮。“一直擔心論文選題和內容能否符合要求,因為外審要求更高,更不容易畢業。”當畢業季最終在“雲上”進行,焦慮感瞬間翻倍:宅在家改論文,缺乏共同努力的戰友,很多想法隻能自己消化,跟父母傾訴也無法獲得理解。這個月,姚順利因為一點也不“順利”,急得哭了好幾次。

  “爸媽不太理解我的情緒,覺得我小題大做,承擔不了壓力和挫折。”姚順利覺得,自己可能確實過於擔憂了,“可能隻有交完論文,狀態才會好起來。”

  陳則覺得,焦慮情緒主要來源於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擔心未來,疫情之后所有的一切都帶著不確定性。博士招生延遲,自己沒有好好規劃時間學習,想找工作又不想找工作,頹廢中想努力,但不夠努力又覺得很內疚……而這些事,除了自己,好像並沒有人真正關心”。

  王瑞敏老師認為,“雲上畢業”的焦慮反映了一個共同的話題——如何應對疫情之下學習工作的不確定性。在心理學概念中,“不確定性力”是一種認知傾向,影響著人們對環境的、解釋、預測和反應。不確定性力越低的人,越傾向於地識別環境中的危險因素,從負面視角對事件進行解釋,對未來發展作出悲觀預測,在情緒和行為上也出現負面反應,比如感到憂心忡忡、焦慮難眠、拖延逃避,難以有效應對挑戰和困難。

  “其實生活中的不確定性是始終存在的,隻不過疫情將此特點放大了而已。”王瑞敏老師指出,當前國內疫情已經得到良好控制,但誰也無法准確預測全球的疫情形勢將如何發展,個人的生活何時才能完全回到正軌,在這種情況下,與其被動等待,不如主動適應當前疫情防控下的“新常態”,在不確定性中主動掌控自己的生活。“雖然遠程溝通存在一定的障礙,但如果停留在抱怨、、逃避的層次,是不適應新狀況的表現。”隻有從內心中接受現實,才會有平靜的心態。

  在這個特殊的“雲上畢業季”, 就讀於俄羅斯聖彼得堡國立大學的王佳寧經歷了從“著急”到“淡定”的心態轉變。面臨求職難題的王佳寧堅持投遞簡歷,然而因為疫情的緣故,收到的回復很少,“但簡歷投多了,也就不那麼患得患失了”。

  對於如何緩解當下畢業與求職“不知何時是終點”的焦慮,王佳寧有一套自己的方法:“我喜歡傾訴,有時候會遇到擅長安慰或者比較成熟的人,他們會給一點疏導和指導意見。尤其是當收到一些完全不是自己思維模式能得出的意見時,會受益良多。”

  王佳寧表示,自己平時習慣於多觀察周圍的人,自身所了解的樣本量越大,心態就越開闊。王佳寧曾經歷過HR實習,有空會翻翻員工的履歷,發現有人會轉行,有人存在很長時間的失業,有人高開低走,也有人到中年時來運轉。“看到更多人相同或不同的經歷以后,就會更清楚自己的定位。在當下的特殊階段,一時找不到工作只是暫時狀態,時間久了工作總會有的”。

  陳則覺得,雖然焦慮,但她在雲上畢業季時期的心態調整還算不錯:“習慣了吧,不然怎麼辦?自己努力調試。找到一個讓自己放鬆的小方法,比如烘焙。”宅家時期,陳靠著烘焙下廚讓疲於應付畢業論文的自己開心一下。“有空就征服自己的胃,花好幾個小時專心做吃的,專心的時候,不痛快的事情就忘記了,暫時放下壓力,享受當下的快樂”。

  王瑞敏老師指出,在這個拖延與焦慮並存的“雲上畢業季”,提高對生活的掌控感很重要。首先,要接受現實,承認當前的情況超出了我們的控制,“自願接受那些不受我們控制的情況,恰好就是進行控制的一種方式,因為是我們自己選擇了順其自然”。其次,盡我們所能去面對並解決問題,“當我們把面對的問題看作一種挑戰,就不會感到事態失控,因為設定目標、做出計劃、採取行動,這些措施本身就可以提高掌控感,也可以振作,讓心情好轉。”

  “需要主動迎接未知的挑戰時,我們可以用電影裡哪吒的那句話來激勵自己——我命由我不由天。需要接受無奈的結果時,我們也可以用這句話來勸慰自己——如果,那也由我說了算。”雲上畢業季,或許正是特殊時期對個態的一次獨特考驗,王瑞敏老師表示,“無論在何種形勢何種情況下,我們都有終極——可以選擇以何種態度去面對。”(余冰玥)

  立足新時代,如何上好勞動教育這門“必修課”“蠶豆種植、土豆種植、種桑養蠶、小兔養殖、……”在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富春第七小學,孩子們挽起袖子、田間,親身體驗農場勞作,與植物、動物的生命建立起了親密的聯系。【詳細】

  2020年高考延期后有哪些新安排?教育部10問答詳育部正式發布公告,明確2020年全國高考延期一個月舉行,考試時間為7月7日至8日。據教育部網站消息,教育部有關負責人今日就高考安排及相關工作回答了記者提問。【詳細】mxbd-200

  

关键词:特殊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