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文章内容

苗蔚林:评《环球时报》关于素质教育的文章

※发布时间:2018-6-6 7:20:50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浏览交汇点新闻,一篇题为《“素质教育”同样很苦,学校也玩“题海战术”》的文章吸引了我的注意,标注来源是《环球时报》(2018-5-14 19:23)。看了题目,基本就能了解文章内容,读了后,觉得这篇文章中观点不敢苟同。

  第一、标题中用“同样”,有明显的偷换概念之嫌。说“素质教育”同样很苦,一下子就让读者感觉:我们当下有明显“应试”倾向的教育与的“素质教育”是同样的,所以,“苦”,也是一样的。这里的一句话,玩了两个概念,一是用“苦”来证明中、西两种教育是一样的,因为他们都是“苦”的,读者混淆两种教育的不同;二是用“同样”,读者先入为主地认为两种教育都有同样的“应试”倾向,甚至有的国家来学习国内教育的“应试”方法,借以证明国内应试教育的先进性。

  众所周知,我国基础教育“应试”化倾向非常突出,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不争的事实。建国后,第一个“减负令”——《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以来,教育部已发布了9道“减负令”,地方出台的“减负令”多达上百道。然而,现实情况是,学生的课业负担不减反增,家长的焦虑感更甚。教育部相关负责人指出,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

  2017年12月,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其中,对基础教育中严重“应试”倾向的问题做了,也了当下基础教育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部分学校通过提前招生、提前录取的办法首先对生源进行“掐尖”;通过划分重点班与非重点班的办法一定的“优秀率”;通过把学习困难的学生提前“被辍学”的方法来较高的“升学率”;肆意拔高教学要求,加快教学进度;布置超越学生能力的作业,以增加作业量;增加考试次数、考试成绩公开排名;在考试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的机制下,便利实用的教学资源,实验室、功能教室等的使用都显得多余和累赘,这些宝贵的资源几乎只成了应付上级部门检查的摆设,从来不向学生充分,只因它们对考试分数的提高太慢。

  笔者就不去引经据典了,仅仅是《环球时报》文章中的文字阐述作为论据:“的素质教育不等于‘无为教育’,也是要求能力培养的。”“学校很重视让学生懂得尊重规则和权威……学校特别强调学生守则的学习……只有懂得规则和权威,才能不做危害社会的事。”“美国大学申请既看重成绩,又看重特长”“法国父母期望孩子生活得轻松自信,界上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出自己的品味和观点”。就是其文章中所举例最苦的:上午8时上课,每天有5-6节课。每天放学后,她还安排有各种才艺培训,包括小提琴、绘画、中文、足球。也是“上午8时上课,每天有5-6节课。”,不知道写文章的记者是否知道国内小学四年级学生每天早晨几点到校,在校几节课?同时,课外安排都是个人才艺,而不是我们的课外语数外班。

  两者比较,不难看出,当下,国内基础教育与基础教育有着显著的不同,国内重“应试”,重“素质”。《环球时报》文章所述,自证的实际是教育与国内教育明显的不同,那么,记者如何能得出教育 “是同样的”这么一个结论呢?不得而知。

  《环球时报》文章以教育框架下的学生也很辛苦为据,阐述“国内有些人过度素质教育”。那么,我们简单来谈谈中、生之苦都是苦什么了。

  国内基础教育学生之苦,苦在以下几个方面:因为划分重点班与非重点班,学生被贴上标签,受到不公平待遇之苦;因为学习困难提前“被辍学”的无学可上只苦;不能完成超越能力作业失败感之苦;要完成巨大作业量的体力之苦;经常面对增加考试次数、在考试成绩公开排名中的焦虑之苦;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经常受到、挖苦、歧视之苦。

  教育之苦,笔者仍然以《环球时报》文章的阐述为例:进入大学学习的学生必须通过学校组织的甄选严格的考试与竞争激烈之苦;大学生成绩不理想可能会受到留级或惩罚之苦。大学期间课程紧张、课后作业多,常常还需要完成短期、中长期的研究计划之苦;家长给孩子的零花钱很“抠门”,零花钱必须通过劳动得来,孩子在艰苦中学会珍惜,孩子从6岁开始做家务赚零花钱之苦;再富也要“穷”孩子之苦;美国大学既看重成绩,又看重特长,学生双重压力之苦。说学习教育思想之后,国内的学生就丢失了勤奋、自律、专注、钻研等品质,这种关系不知道《环球时报》的记者是从哪些大数据中调查分析出来的。

  《环球时报》文章主要表现教育下孩子之苦,但从其列举的“苦例”看,基础教育阶段的基本都是严格要求、提升孩子基本素养,学业之苦几乎都在大学阶段。这恰恰是国内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短板,也是教育中值得我们学习之处。不知道《环球时报》记者是否觉得上述之苦在国内也是“同样”?

  几百年前,著名思想家魏源(1794—1857年)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著名主张, 成为“睁眼看世界”的著名文人。习总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的讲话中指出:“在新时代,中国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成就,发生深层次、根本性历史变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马克思主义就是最先进的文化,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并作为指导思想,学习先进文化,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一直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思想重要内容之一。

  话又说回来,学习素质教育的优点,对中国基础教育的应试倾向进行必要反思,在基础教育发展过程中,开展和,同样是对中国教育的“文化自信”,有了反思,教育才会不断完善,不断矫正航向,发展得会更好,会让我们更有自信!如果将自己的短处也证明为长处,把别人的长处也证明与我们的短处是“同样”,那不仅是夜郎自大,更会贻笑大方。如果说有文章对中、西教育之长短有误读的话,《环球时报》驻外记者的这篇文章算是最重要的一篇。(苗蔚林)

  编者的话:现在国内有些人过度“素质教育”,把的教育理解为解放孩子的天性,让孩子轻松、快乐地学习。可随着“减负教育”“快乐教育”的大行其道,也有人开始反思当前的教育让孩子丢失了勤奋、自律、专注、钻研等宝贵品质。而《环球时报》驻外记者通过调查发现,这些被遗失的品质其实在国家的教育中很受重视,所谓的素质教育多年来一直被国内误读。

  “虽然每天下午一点就放学,但我们每天的学习也非常紧张。”四年级小学生玛丽亚给《环球时报》记者看了她每周的课程表,上午8时上课,每天有5-6节课。每天放学后,她还安排有各种才艺培训,包括小提琴、绘画、中文、足球。她表示,大多数学生都这么安排。这既是自己的兴趣,也是为未来的职业打基础。

  “的素质教育不等于‘无为教育’,也是要求能力培养的。”慕尼黑大学中小学教育专家霍夫教授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在这种能力的培养中,最看重的不是知识和技能,而是获取知识的能力。目前,教育界尤其是学生家长,也在反思的素质教育的不足,认为应汲取东亚教育的优点,如重视基础知识、多进行反馈测试等。

  在法国,每个人都有免费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只要通过高中毕业会考(相当于中国“高考”)便能进入公立大学学习。但是如果想要进入精英大学(又称“大学校”),学生还必须参加预科学习,通过学校组织的自主招生考试,甄选严格,竞争激烈。一名正在法国读大学预科的叶姓学生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他身边的同学都非常勤奋刻苦,要考上顶尖的“大学校”,最后这一年十分关键,每个人的压力都很大。与《环球时报》记者住同一小区的西维尔(化名)女士称,儿子去年刚上小学,学校不布置家庭作业,她担心知识无法巩固,偷偷买了几本册。

  考上好学校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就读于法国里尔高等新闻学院的陈同学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虽然大学没有大型统一考试,但是老师会对每一学习阶段进行评分,成绩不理想可能会受到留级或的惩罚。她所在的班级课程紧张,课后作业多,常常还需要完成短期、中长期的研究计划,身边几乎没有不勤奋刻苦的同学。

  国内普遍认为美国孩子轻松,这其实只是个传说,或者说仅是低年级的现象,到了初高中阶段,学生们普遍反映时间不够用。州一所公立学校的一名高中生告诉记者,他喜欢弹钢琴和打篮球,钢琴基本达到专业水平,每天花大量时间练琴,篮球比赛也占去很多时间,但学业压力也不能放松,平均每晚凌晨两点才能睡觉。美国大学申请既看重成绩,又看重特长,这对学生意味着双重压力。凤凰卫视《领航者》主持人于盈高中赴美国读书时对此深有体会,她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我费了很大劲跟爸妈解释为什么我在准备美国‘高考’这么紧张的时候,还要‘浪费’时间参与学校活动”。

  美国大学申请既看重成绩,又看重特长,这对学生意味着双重压力。凤凰卫视《领航者》主持人于盈高中赴美国读书时对此深有体会,她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我费了很大劲跟爸妈解释为什么我在准备美国‘高考’这么紧张的时候,还要‘浪费’时间参与学校活动”。

  国内很多人认为,教育很好地了孩子的天性和想象力,让孩子成长。但不是,教育追求的是一种“边的”。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孩子的应该是在一定程度之内的,有着严格的界限和父母的权威来约束。对孩子百依百顺,反而会让孩子更痛苦。

  学校很重视让学生懂得尊重规则和权威。中小学的开学日,学校特别强调学生守则的学习。幼儿园会组织小朋友参观局,学习。汉堡小学老师文森特对记者说,只有懂得规则和权威,才能不做危害社会的事。

  生活上,家长也会严格要求孩子。比如,一条不成文的要求孩子从6岁开始做家务赚零花钱。家长给孩子的零花钱很“抠门”。家长普遍认为,再富也要“穷”孩子。零花钱必须通过劳动得来。这样可以让孩子在艰苦中学会珍惜。

  法国的家庭观念相对传统,在很多家庭中,父母是权威的代表。一些年轻人在重大决定前都必须和父母商量。很多家长对子女学业上的要求也很严格。法国学生让·西普里安说,“上大学预科就是父母的意思,但在学业顺利、游刃有余的情况下,个人的兴趣爱好,尤其是体育运动,会得到父母更多的支持”。法国父母期望孩子生活得轻松自信,界上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出自己的品味和观点,但他们只有在遵守规范并能够自制的时候才能达到这些目标,因此家长在要求孩子有个性的同时,还要有规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