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文章内容

多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作用及反思

※发布时间:2017-8-14 23:15:15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网络的深入,现代教育技术逐渐被运用于教学当中。现代教育技术集投影、、录音、电视、幻灯、多计算机等多种实施于教育,特别是多计算机作为工具走进语文教学的课堂,它以精简醒目的文字、优美的画面、动听的音乐,为传统的语文教学带来了一次变革、为传统的课堂注入新的血液。现在的多课堂已随处可见,特别是一些公开课中,大部分使用多课件。多作为辅助教学的一个重要工具,为课堂的顺利完成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我们翻开小学的语文课本可以发现这样的一个有趣的现象:小学的语文课本越是低年级,课本中的插图就越多,可是逐一翻开高年级的语文课本却发现,课文的插图逐级减少,这是为什么呢?对,这是依据小学生的心理和学习情况而定的。根据有关儿童心理学研究,儿童要是脱离丰富的客观实物,就会削弱他们的思考力,他们的注意力易分散,不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也就是说,学生对于课文初步理解能力全来自于客观事物的联系,只有联系到生活中的事物他们才能更了解也更容易记住课文的内容。因此,小学低年级的课文图文并茂,妙趣横生,而多则是客观形象,声、光、图相近密结合的一种较好的手段,它能使学生在上课时注意力集中、专注。所以,多能够引起儿童感官的注意力,运用电教优化组合教学正符合儿童这一心理特点,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刺激学生多种感官有效地参与学习过程。

  世纪可以被称呼为“读图时代”,学生在没懂事之前就首先会看电视,甚至看电视学会了说话,或者是看电视学了不少字,然后看着动画片和漫画书逐渐长大,这些被图“喂”大的一代,对于图有着独天得厚的理解方式。有些家长对于一些比较聪明却比较调皮、懒惰的学生很头疼,甚至将教科书改成一部部动画片,让他们看了就懂了。当然这只是调侃,但是却有一定的道理,比如,《清清的溪水》是一则故事,在听一些公开课时,教师将其中的一部分编辑成短短的动画片,小朋友们看了就像看电视一样,兴趣非常浓,并且对于课文中人物角色的表情、语气、内容等,理解就更容易,印象也更加深刻了。

  使用多可以化课文的抽象为形象,对于一些中年级的学生理解难懂的字词语句比较有作用,因为他们接触的还不多,阅读也比较少,而多能使他们更为直观地理解,而且不容易忘记。比如,小学三年级《锡林郭勒大草原》中有句:“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对于刚上三年级的学生,对于“嵌”字特别难以理解,甚至你花费了一番口舌后,同学们还一知半解,而利用多直观呈现是最好的办法,我们可以展示一张照片嵌在相框里,或者出示嵌满钻石的项链,如此形象,让学生顿时明白了“嵌”的含义,并且教师相机用图片拓展,如衣服上的饰品、星空,最后是一张“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的图片,

  运用多能优化课堂气氛,对提高语文课堂的艺术性有着很大的帮助,特别是在上一些比较优美的散文时,如《秋天的雨》,有位老师别具匠心地展示优美的背景音乐,配乐吟颂课文,让在场的学生和老师们都像是游弋在秋雨中,沉醉于秋色秋香中当配乐和吟颂停时,我们都惊叹语言跟音乐的天然联系,竟然能将语文课堂的魅力发挥如此淋漓尽致,多真是为语文课堂增辉不少。

  同时,多能够广泛运用也是因为它有个优点,就是内容容量大。如省下老师板书的时间,还有,教师讲课时对旧知识的总结回顾,对例文、例题的等,教师都可使用提前制作的多课件,快速呈现在学生面前,节省了许多因为抄抄写写而浪费的时间。再比如:在讲评作文时,把学生的典型的病例等展示在屏幕上,供大家分析、推敲、修改;精彩的词、句、片断显示在屏幕上,供大家品味欣赏,通过教师的讲评,学生的自评、互评,相互促进,相互提高,讲评速度快、质量高、容量大。并且能够能科学、合理、形象地突破教学重点,分化教学难点,突出中心。

  因此,运用多能化抽象为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更直观、形象、妙趣横生,使课堂的效率大大提升。但是,正当大家对多的好处津津乐道时,却忽略了它的“副”作用。

  在使用多时,太过于注重资料的展示而不重教师的语言。部分老师在利用多上课时,就过分的夸大了资料的使用效果,课堂变成了一种新的教育老师展示资料,学生沦为“影院”观众;老师演示相关课件,学生看着荧幕记录。课堂主要的核心如师生互动、学生的自主探究会被忽视,课堂的主角成了老师与电脑简单的人机互动。这样一来,学生不但成不了学习的主体,老师倒成了设备的一部分。这样就变成了“以多为主体,老师学生为配角”了,从而忽视了一个根本,就是教师的语言。教师的语言直接影响着课堂质量。那些通俗易懂、生动感人的语言能学生心灵的窗户,启迪、引导他们掌握知识,充分调动他们的思维,有助于学生的智力开发;同时,良好的语言亦为学生的提供语言美的范例,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从而激发情感,影响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和品德。但是假如一味地偏重于多的展示的话,就会适得其返,这是因为老师们忽视了一点,就是多只是一个辅助教学的工具,就像我们教师所用的黑板,粉笔一样,不在语言上下功夫,而去追逐流光溢彩的多,那是舍本逐末了。

  多使用不当的话,会集体学生的想象思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有了一点阅读基础的小学生,他们根据自己的阅历去理解文本,假如我们在使用多的时候展示过多的画面,当他们看到不同于自己的画面时,就会怀疑自己,并且逐渐懒于想象,甚至对于老师的多图画产生依赖,把一千个哈姆雷特都变成了一个哈姆雷特,并且不能进行想象的拓展。真正的阅读应是想象的世界天马行空,无所羁绊,但是多的图片,视频资料却了很多学生的想象力,这也是中国人看了第一部《红楼梦》电视剧之后,很难再拍出更出色的第二部的原因。假如我们从未看过第一部电视剧,那么在我们看原书第一遍,第二遍时,第

  多的制作要花时间和心思,而对于一些课程比较多的老师来说,也是个很矛盾的事情。用过多上课的老师都知道,上一节用多的课要花费很多很多的时间,而且要考虑如何跟课文中心、重难点等有机相结合,不断地挖空心思,不断地收集资料,不断地修改,去枝加叶,使其达到最简最精。多的制作烦琐,使一些没有经验的老师焦头烂额。当课赶不上进度时,有些老师就不会再考虑用多。

  我们在上多课时候,预先可得要排练多次,熟悉在什么时候要点击,什么时候板书,什么时候放音乐,乱一点都将会影响下一个环节的进程,有些老师紧张了,甚至一直在电脑旁边,方便操控,整个教学过程都在教师机,单纯地机器,这样将影响师生的交流。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又要当好导演,又要把戏演好。教学中,教师以生动的表情、有魅力的语言,通过师生互动,来调动学生的感官积极参与教学。所以在使用多教学的时候,老师携带这麦克风,适当,用肢体语言提示、鼓励学生,用眼神交流学生的心理信息,这样更有助于调动课堂气氛。要意识到多只是一种教学工具,教师才是教学活动的主导。

  所以,使用多得有一个“度”,不能喧宾夺主,用多取代老师的引领和,不能不加取舍、一味用现成的课件,更不能挤占老师和学生互动、的时间。师与生深化过程,是任何外部技术手段都代替不了的。

  多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着正副作用,我们要辩证地使用它,把副作用减到最小,只有这样,把传统教学手段和多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多为重要的辅助工具,驾驭资源为学生服务,利用它营造出一个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堂气氛,使多技术更充分地发挥出辅助教学的功能,不断为教学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推荐: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