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文章内容

广东省省长马兴瑞在国家发改委机关刊《宏观经济管理》发表署名文章

※发布时间:2018-12-31 5:47:50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梦见参加别人的婚礼

  广东省省长马兴瑞在国家发展委机关刊《宏观经济管理》2018年第10期,发表署名文章《聚焦科技产业发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努力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全文如下:

  在广东等8个区域开展系统推进全面创新试验,是习总亲自作出的重大部署,是、国务院赋予广东等地的光荣。广东省委、省高度重视,将全面创新试验作为加强创新发展制度供给的重大抓手,不断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加快落实国务院批复的《广东省系统推进全面创新试验方案》。两年多来,广东聚焦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科技创新强省建设,出台系列支持创新的政策文件,在知识产权、科技、科技金融等领域形成了一批,支持、激励创新的制度架构和政策体系日益完善,红利持续,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了强大动能。2017年,广东省区域创新综合能力排名首次跃居全国第一,预计全省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超2350亿元,规模保持全国第一,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65%,技术自给率达72.5%,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8%,基本达到创新型国家和地区水平。

  深化粤港澳创新合作是、国务院在部署全面创新试验中赋予广东的重要任务,是广东全面创新试验最鲜明的特征。去年7月1日,习总亲自了粤港澳大湾区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广东省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着力破解制约粤港澳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难题,携手港澳共同打造型区域创新体系,努力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的创新发展高地。充分发挥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作为创新重点区域的作用,制定实施《自创区发展规划纲要》《自创区空间发展规划》《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实施深港创新圈三年行动计划,以深圳、广州为龙头,珠三角7个市国家高新区为支撑的1+1+7创新格局进一步优化。不断完善多层次宽领域的创新平台体系,8个国家大科学装置建设稳步推进,中国(东莞)散裂中子源项目建成试运行,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国家级创新平台达177家,组建网络空间与安全、再生医学与健康、材料科学、先进制造等4家省实验室,年主营业务收入5亿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基本实现研发机构全覆盖。充分发挥港澳在集聚全球高端创新资源方面的独特优势,在推动人才、技术、信息、资金等要素流动方面主动对接港澳,不断完善创新领域合作的体制机制,推动粤港澳职业资格互认试点取得重要突破;优化完善粤港澳联合资助创新项目的政策举措,实施粤港澳科技合作发展计划、粤港联合创新资助计划,联合设立国际技术转移平台、粤港科技示范中心等粤港创新平台;推动南沙粤港深度合作区、前海优势产业加快建设,粤港澳创新创业平台累计入驻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团队200余家。深化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和一带一沿线国家创新合作,出台进一步扩大对外积极利用外资10条政策措施,建立粤美、粤欧长效合作机制,全球创新资源加快汇聚,建设法国空中客车(中国)创新中心、苹果深圳研发中心、英特尔中国南方创新中心、思科(广州)智慧城等一批高端外资项目。

  二、持续深化科技领域,促进科技为现实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动能显著增强

  习总多次强调科技创新要面向经济主战场。广东充分发挥产业配套全、市场机制活的优势,加快深化科技领域,着力打通科技创新为现实生产力的通道,把创新落在发展上。全面实施《广东省促进科技条例》《进一步促进科技转移的实施意见》《关于发展普惠性科技金融的若干意见》,实施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科技个人励约定政策,对完成、科技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员按不低于60%的比例给予励和报酬;明确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对其持有的科技享有自主处置权,可自主决定的实施、转让、对外投资和实施许可等事项,相关主管部门不再审批和备案。大力构建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科技投融资体系,私募股权及创业投资机构数量和实缴管理规模居全国第一。系统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690家、众创空间555家。建成新型研发机构219家,近3年收入达1508亿元,累计创办和孵化企业近4600家。深入实施《广东省经营性领域技术入股实施方案》,近两年共促成200余项技术入股成功案例。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3.3万家,数量保持全国第一。企业创新主体作用突出,如深圳市,90%以上的研发机构设立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90%以上的职务发明出自企业。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明显,2017年,全省高技术制造业、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达27.8%、52.4%,形成新一代移动通信、平板显示、高端软件、半导体照明、生物医药、智能制造装备、新材料等7个产值规模超千亿元的新兴产业集群。共享经济、移动支付、新能源汽车、基因检测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迅猛。

  把知识产权作为激励创新的基本制度保障和塑造良好营商的重要内容来抓,全省有效发明专利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及专利综合实力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以中山快速中心为代表的知识产权机制,得到国际知识产权组织的充分肯定。建成中山灯饰、汕头玩具、东莞家具、顺德家电、花都皮具、阳江五金刀剪、潮州餐具饮具等7个国家级知识产权快速中心,形成集专利快速审查、确权、于一体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开通专利申请、授权快速通道,外观设计专利授权周期从原来的6个月缩短至7-10天。中国(广东)知识产权中心成为全国首家获批成立的省级知识产权中心,深圳获批成为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试点城市,中新广州知识城建设加快推进。完善知识产权审判审理机制,建立起符合广东实际、富有广东特色的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审判机制,全省拥有32个有一般知识产权案件管辖权的基层法院,率先在全国开展复审无效受理工作,建成全国首家具备复审无效案件远程审理能力的巡回审理庭。加快建设全国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横琴特色试点平台和广州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开展覆盖粤港澳、连通的知识产权交易。积极推动国家专利保险示范,开发出专利执行保险、专利权责任险等多个险种。完善专利质押融资服务体系,2017年全省共进行专利权质押登记超300件,涉及专利2000多件,专利权质押金额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居全国第一位。

  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广东省不断完善军地协调、需求对接、资源共享、监督评估等军民融合体制机制,搭建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平台,促进军民科技创新双向转移。积极创建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加快建立军民大型国防科研设施及标准、、信息等科技基础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建立科技军民融合专家库,强化军地联合技术攻关。大力推动民参军,实施12项军民融合重点工程,着力培育和打造1+N民营军工集团,引导300多家民营企业进入军工生产领域。在深圳组建全国首个国防科技创新快速响应小组,打造先进商用技术或货架产品形成部队战斗力的直通车。积极促进民,建立广东国防科技工业技术产业化应用推广中心,重点在海洋工程装备、新材料和新能源、军工电子信息、无人智能装备等领域推动军民重大创新应用。

  把各类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提升创新能力的核心支撑,出台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职称制度、高校科研体制机制以及博士和博士后人才创新发展等系列政策措施,深入实施珠江人才计划、广东特支计划和扬帆计划等重大人才引进工程,不断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体制机制。建立便捷高效的外国人才来华管理服务机制,在全国率先实施外国专家来华工作许可和外国人入境就业许可两证整合,深入施行支持广东自贸区建设及创新驱动发展的16项出入境政策。每年来粤工作外国人才15万人次、占全国1/6,港澳台人才23万人次,两项合计居全国首位。累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5.8万人、留学回国人员12.74万人,其中诺贝尔获得者、发达国家院士、终身教授等143人,居全国前列。完善人才顺畅流动机制,鼓励科研人员离岗创业,允许高校、科研院所设置一定比例流动岗位,用于吸引企业家、科技人才兼职。突出创新导向职称制度和人才评价机制,以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等为重点下放职称评审权。实施博士后培养工程,下放博士后创新实践管理权限,全省共设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63家、居全国第二,累计培养博士后1.1万余人,出站博士后80%留粤工作。目前,全省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分别达73万和329万人,总量均居全国前列。

  2018年是三年全面创新试验首轮试点的收官之年。广东省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总参加十三届全国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按照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要求,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以更大力度推进全面创新试验向纵深发展,进一步聚焦重点、攻克难点,确保系统推进全面创新试验的各项任务完成,为国家全面创新提供广东经验、为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有力支撑。(《宏观经济管理》供稿)

  本文由来源于财鼎国际(www.hengpuna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