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文章内容

2017年证券从业资格《投资分析》知识点宏观经济分析与证券市场

※发布时间:2017-11-25 16:40:34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摘要】环球网校编辑为考生发布“2017年证券从业资格《投资分析》知识点宏观经济分析与证券市场”的新闻,为考生发布证券从业资格考试的相关知识点,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和复习,预祝考生都能顺利通过考试。2017年证券从业资格《投资分析》知识点宏观经济分析与证券市场的具体内容如下:

  证券市场有“经济晴雨表”之称,这表明证券市场是宏观经济的先行指标,也表明宏观经济的决定了证券市场长期趋势。宏观经济因素是影响证券市场长期走势的唯一因素。

  宏观经济运行通过四个途径影响证券市场:企业经营效益、居民收入水平、投资者对股价的预期、资金成本。

  国内生产总值(P)是一国经济成就的根本反映。从长期看,在上市公司的行业结构与该国产业结构基本一致的情况下,股票平均价格的变动与P的变化趋势是相吻合的。

  证券市场一般提前对P变动做出反应,也就是说,证券市场是反映预期的P变动,而P的实际变动被公布时,证券市场只反映实际变动与预期变动的差别,因而对P变动进行分析时必须着眼于未来,这是最基本的原则。

  股市指数与宏观经济走势之间的关联关系被不同程度地弱化,股市指数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经常呈现非正相关甚至负相关关系。

  经济周期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表现为扩张和收缩的交替出现。证券市场综合了人们对于经济形势的预期,这种预期较全面地反映了人们对经济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有关信息的切身感受,因而会表现出证券市场的波动必定领先于宏观经济波动。

  通货膨胀对证券市场特别是个股的影响,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律可循,完全可能产生相反方向的影响,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通货紧缩将损害消费者和投资者的积极性,造成经济衰退和经济萧条,与通货膨胀一样不利于币值稳定和经济增长。通货紧缩带来经济负增长,使股票债券及房地产等资产价格大幅下降。

  财政政策的六种手段:国家预算、税收、国债、财政补贴、财政管理体制、转移支付制度。这些手段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配合协调使用。

  (2)税收。税收是国家凭借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重要形式。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

  (4)财政补贴。财政补贴是国家为了某种特定需要,将一部分财政资金无偿补助给企业和居民的一种再分配形式。我国财政补贴主要包括价格补贴、企业亏损补贴、财政贴息、房租补贴、职工生活补贴和外贸补贴等。

  (5)财政管理体制。财政管理体制是中央与地方、地方各级之间以及国家与企事业单位之间资金管理权限和财力划分的一种根本制度,其主要功能是调节各地区、各部门之问的财力分配。

  (6)转移支付制度。转移支付制度是中央财政将集中的一部分财政资金,按一定的标准拨付给地方财政的一项制度。其主要功能是调整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财力纵向不平衡,调整地区间财力横向不平衡。

  (1)减少税收,降低税率,扩大减免税范围。其政策的经济效应是:增加微观经济主体的收入,以刺激经济主体的投资需求,从而扩大社会供给,进而增加人们的收入,并同时增加了他们的投资需求和消费支出。减少税收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为:增加收入直接引起证券市场价格上涨,增加投资需求和消费支出又会拉动社会总需求;而总需求增加又反过来刺激投资需求,从而使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企业利润;利润增加,又将刺激企业扩大生产规模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加利润总额,从而促进股票价格上涨。因市场需求活跃,企业经营改善,盈利能力增强,进而降低了还本付息风险,债券价格也将上扬。

  (2)扩大财政支出,加大财政赤字。其政策效应是:扩大社会总需求,从而刺激投资,扩大就业。通过购买和公共支出增加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激励企业增加投入,提高产出水平,于是企业利润增加,经营风险降低,将使得股票价格和债券价格上升。同时,居民在经济复苏中增加了收入,持有货币增加,景气的趋势更增加了投资者的信心,买气增强,证券市场和债券市场趋于活跃,价格自然上扬。特别是与购买和支出相关的企业将最先、最直接从财政政策中获益,有关企业的股票价格和债券价格将率先上涨。但过度使用此项政策,财政收支出现巨额赤字时,虽然进一步扩大了需求,但却进而增加了经济的不稳定因素。通货膨胀加剧,物价上涨,有可能使投资者对经济的预期不乐观,反而造成股价下跌。

  (3)减少国债发行(或回购部分短期国债)。国债是证券市场上重要的交易券种,国债发行规模的缩减使市场供给量减少,从而对证券市场原有的供求平衡发生影响,导致更多的资金转向股票,推动证券市场上扬。

  (4)增加财政补贴。财政补贴往往使财政支出扩大。其政策效应是扩大社会总需求和刺激供给增加,从而使整个证券市场的总体水平趋于上涨。

  (2)从各种媒介中了解经济界人士对当前经济形势的看法,关心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的日常讲话,分析其经济观点主张、从而预见可能采取的经济措施和采取措施的时机。

  (4)关注年度财政预算,从而把握财政收支总量的变化趋势,更重要的是对财政收支结构及其重点做出分析,以便了解的财政投资重点和倾斜政策。

  (5)在预见和分析财政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相应政策对经济形势的综合影响(比如通货膨胀、利率等),结合行业分析和公司分析做出投资选择。

  货币政策,是指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的关于货币供应和货币流通组织管理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准则。

  货币政策工具,又称货币政策手段,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用的政策手段。货币政策工具可分为一般性政策工具(包括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和选择性政策工具(包括直接信用控制、间接信用指导等)。

  ①存款准备金率:当中央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可运用的资金减少,贷款能力下降,货币乘数变小,市场货币流通量便会相应减少。

  ①直接信用控制: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直接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进行控制。其具体手段包括:利率限额与信用配额、信用条件、金融机构流动性比率和直接干预等。

  ②间接信用指导:中央银行通过劝告、窗口指导等办法来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行为的做法。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