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历史论文> 文章内容

浅谈中职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发布时间:2021-7-7 7:41:11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历史是人们对过去事实及前人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一个失忆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中等职业学校不仅要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应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我认为在中职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时应注重以下四点:

  一,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民族认同感。国家认同感就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中华民族是几千年来各民族在中国这片广大的土地上不断劳动、生息、融合、发展而形成的。如远古时期的元谋人与人、炎帝与黄帝的传说、秦统一六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汉朝设立西域都护府、唐朝对少数民族的政策与民族融合、宋辽金元时代的民族进一步融合、元朝正式管理和、清朝前期巩固边疆与反对、郑成功收复、乾隆时土尔扈特族不远万里回归祖国、左棠收复新疆、人民的反日斗争和二战后重新回到中国怀抱、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所以,我们要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国家核心利益和民族。

  二,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豪感是爱国主义的基础,自豪感产生自尊心、自信心。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以客观史实为力,说明中华民族拥有勤劳勇敢的人民、悠久灿烂的历史、丰富多彩的文化、发达的科技:如使用至今的汉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2000多年前出现的、孔子、孟子、庄子、韩非子、墨子等“百家争鸣”、造纸、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四大发明”,其它如国画、书法、中医、戏剧等等,都以其独特的魅力影响世界,深受人们喜爱。学生们就会深刻认识到:我们曾长期屹立于世界民族前列,引领世界发展潮流,中华文明是先进的文明,中华民族是优秀的民族。

  三,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民族责任感。民族责任感是指一个国家的对自己国家兴衰存亡的职责和义务的。与过于注重个人感受和利益不同,中华民族更注重国家和集体利益。中华民族历来就有一种优良的传统“家国情怀”:如大禹治水“三过而不入”、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先天下之乐而乐”、岳飞“精忠报国”、黄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苟利国家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邓世昌、谭嗣同、杨靖宇、“狼牙山五壮士”、董存瑞、黄继光、钱学森、华罗庚等等无数感人史实。通过历史学习,学生们就会深刻认识到: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也是每一个中国应尽的义务。

  四,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民族时代感。时代感指在历史性的演化中所体现的时间性特征,也就是其与时俱进的根本性质,是每一个历史特定时期的“时代”的积淀和累积。中华民族从很早就有进取、兼容并蓄的“民族基因”:如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的“凿空”之旅、汉朝的“丝绸之”、唐朝玄奘西行取经,鉴真东渡日本、唐宋时期“海上丝绸之”、明朝郑和下西洋、东渐、四十年张柏芝养小鬼前的、乃至2013年提出的“一带一”。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以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宽广胸怀,自信而又大度地开展同域外民族交往和文化交流。历史教学不是让学生钻进“故纸堆”,当“装在套子里的人”式的思想陈旧、行为落后、跟不上时代发展变化的“老古董”,而是要求学生“以史为鉴,继往开来”,把握时代脉博,引领时代潮流;要求学生们肩负时代的希望,胸怀世界,以包容、海纳百川的,迎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新时代要求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文明建设全过程。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学以致知,知行合一”,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