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历史论文> 文章内容

高中历史教师吐槽历史材:史观混乱消极处理话题

※发布时间:2021-4-13 14:21:58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周公解梦 梦见洗头高中历史“课改”以后,出现多个版本的材。笔者听过多场专为中学历史教师举行的培训,的教授多为参与新课标制订与材编写的业内知名专家。专家们比较一致的观点是,新课程指导下的历史教材,其最大特点就是从“史观”到“文明史观”的转变。要之,“史观”是一个特殊阶段的产物,如今时代已经不同,无论中国自身还是世界局势均已发生重大变化。因此中学历史课程也应该与时俱进,进行全面革新。

  笔者是一名普通高中历史教师,多年来听到周围同行对材的议论,自己也有一些想法。如今付诸文字,纯属吐槽,负能量较多,请各位读者慎入。

  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史观是所谓的文明史观。三本必修教材把高中历史分为三大模块,内容分别为文明(模块)、经济文明(经济模块)和文明(文化模块)。

  笔者理解的文明史,应该讲述世界上主要文明的兴衰及其相互关系。但从三本必修教材所选取的素材来看,基本上内容只有中国史和史。换言之,通常说的“世界文明史”,在本教材体系中基本上只剩下了“文明史”,以及文明影响下的世界史。

  旧版高中历史教材的世界史方面,除了历史,其叙述的范围至少还包括非洲(如埃塞俄比亚抗意)、拉丁美洲(拉美运动)、日本(明治维新)及之外的亚洲国家(印度民族运动)。不管叙述的主题是什么,笔者以为传统教材从视野上比材更开阔。

  第一单元内容为《中国古代的中央制度》,主要内容,一为西周的分封制,二为秦代以后的君主和中央制的形成与强化。

  第二单元为《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制度》,主要内容,一为以古希腊雅典为代表的制度,二为古罗马的法律即罗马法。

  此处最大的槽点就是古罗马近千年历史,教材只选择了罗马法作为其重点,而对其体制的介绍极为简略,也没有被列为重点。教材在对古雅典和古罗马法大书特书之后,也对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衰落没有做任何描述和解释。

  笔者的困惑是,难道因为 “”和“”是当代至高无上的正确,所以编者才这样叙述古典文明的吗?“”和“”是很好,可是古典文明后来的确是衰落了,原因不需要对学生稍加解释吗?

  第三单元《近代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主要内容:英国君主立宪制和责任内阁制的确立;美国1787年确立的制;法国的制;德意志的统一及德意志第二帝国。

  如此选择性地书写文明,人也不会同意的吧?腹黑一点想,难道是因为中世纪的过于“”,就不讲了?

  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主要内容是晚清中国遭受的四次侵略战争以及辛亥与中华的建立。第五单元《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主义》,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诞生、十月和中国的新主义。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建设与祖国统一》,主要内容是新中国的建设。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主要内容为战后国际关系及新中国外交。这四个单元的内容与旧教材相比,除了编排的顺序不同外,其余均无大差异。只是由于是模块,所以偏重于方面的内容。关于这种体例,我的同行们吐槽多多,主题所限,在此就不多说了。

  其他两个模块,笔者不想浪费大家的时间再挨个介绍每单元的内容了。所以相关吐槽可能会更加简单。

  经济模块主要内容有五部分:中国古代农业文明、近代欧洲工业文明、20世纪前期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经济、新中国的经济建设、二战后的经济一体化与全球化。在模块里,古代史部分既有中国古代制度的演进历程,也有古希腊的制度和古罗马的法律。中国的与的对比好强烈啊!在经济模块里,古代史部分只有中国古代经济,却并无对应时代的经济状况作对比,这是为什么呢?而近现代的世界经济直接从欧洲人开辟新航开始,直奔世界市场与工业而去,中国经济就这样悲剧地落后了。就算是笔者“狭隘的民族情绪”作怪吧,但还是忍不住要问:这种编排到底遵循的什么体例呢?

  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的“文化模块”目录文化模块主要内容有三个。一是中国古代主流思想,从百家争鸣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再到宋学。二是主流思想,即“人文”,内容古希腊三大哲学家到近代文艺复兴、教和启蒙运动。三是近代中国的东渐潮流,中国人开始了漫长的学习的历程,从清代的魏源到初期的新文化运动,然后产生了孙中山的思想、思想、理论等重要……这里最让人不能理解的是,欧洲古代史(古希腊三大思想家)回来了,但漫长的欧洲中世纪史又被直接略过。教被认为是文明的另一源头,的中世纪欧洲怎么能够被忽略呢?说好的文明史呢?

  而且笔者狭隘的民族主义病常常作怪,总觉得这种编排极易给学生造成如下印象:中国文明的传统就是,文明的传统就是;中国的传统经济就是小农经济,的经济就是工业文明;中国传统文化主流就是思想(总是与三纲五常和君主连在一起的思想),文明的主流就是人文,自古以来就如此!

  这个话题我想从“反帝反封建”开始说起。岳麓版模块第17课《五四》对五四运动的定性:

  笔者看到这两句话的时候有一种瞬间石化的感觉。因为遍查这本教材前文对中国史的描述——不管是古代还是近代,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说中国古代社会是“封建社会”。如对秦代体制的描写是:

  由秦代开始形成的中央体制,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教材在对中国古代制度的描写中,采用的词汇是“君主”和“中央”,教材编写者应该是有意避开了“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这样传统的社会形态分段法。而在对鸦片战争之后的中国史的讲述中,也没有出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样被以前的学生背得滚瓜乱熟的术语。问题就来了,既然没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又怎么定性五四运动为“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呢?

  当然,三本必修教材也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解释什么叫做“帝国主义”,导致我的很多学生以为“反帝”是指“反对帝制”!

  而本课的“新主义”一词也可谓是“横空出世”。既然有“新主义”的定性词汇,自当有相对照的“旧主义”。但教材在前文根本没有使用“旧主义”这一术语。

  相信广大80后及更老一些的朋友都还记得,传统史观主导下的历史教材是在《鸦片战争》一课的结尾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是旧主义的开端。在《五四运动》一课的结尾总结说,五四运动标志新主义的开端。今天看来,不管以往教材有怎样的问题,起码在史观方面是清晰而完整的。而材出现这种前言不搭后语的情况,笔者认为并不是偶然现象,而是由于对史观态度上的游移不定造成的。

  除了中国近代史,材在对欧美近代文明演进的描述中,“资产阶级”仍然是重要的定性词汇,如英国资产阶级、法国资产阶级等。

  这样看来,至少在近现代史方面,材并未对近代和中国史提出史之外的解释范式。但在中国古代史和经济史的编写上,又表现出明显的不同。如岳麓版模块不再沿用“封建社会”这样的定性描述,经济模块也没有使用“封建土地制度”这种词汇。这本无可厚非,毕竟这些说法在目前的学术界争议较大。但这样一来,近代史撰写中的“反帝反封建”就显得唐突和莫名其妙。

  笔者认为,这些问题是教材编写者没有正面面对的。而且,这进一步了笔者的一个认识,即材并没有真正贯彻所谓的“文明史观”。材的史观更像是一种混搭,而且具有随意性。

  材在近代史的撰写方面仍然沿用了史观,如继续沿用“资产阶级”“新主义”这些重要词汇。这里再举岳麓版教材必修I一部分例子来说明:

  第8课《渐进的制度革新》:“1640年英国发生资产阶级,议会打出‘’的旗号,号召人民被国王的自古就有的”。

  第9课《上的新体制》:“美国战争的胜利,摆脱了英国殖民,并且在启蒙思想影响下了资产阶级的新时代”。

  第10课《的历程》:“18世纪,法国处在封建君主(这又是一个被很多人吐槽过的词汇)之下”,“1789年7月,法国大爆发”。

  第16课《辛亥》:“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党人成立兴中会等团体,决心清王朝的,建立资产阶级国”,“辛亥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

  这些都说明,采用史观把近代欧美和中国辛亥称之为“资产阶级”,是材比较一致的观点。因此,“阶级”一词才会一再地出现在教材中。但笔者发现,“阶级”一词在教材中的使用,基本上只具有修辞的作用,而毫无经济学的分析功能,更不用说功能了。

  倘若我们认定近代欧美为资产阶级,后建立的当然就是资产阶级,首先代表的当然也是资产阶级的利益。旧教材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本质都有具体分析,这种分析往往暗含着经济学,这不只是表明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方的指导。

  而材呢?材关于近代欧美国家政体的部分,都在大讲特讲英法美的政体如何彰显和,但对这些资产阶级建立之时如何体现资产阶级利益,却很少有具体的分析。笔者在给学生讲述模块的时候,常常感到底气不足——我们在历史课上大讲特讲欧美选举制、代议制,其详尽程度甚至超过了对当代中国体制的,这到底能达到怎样的教育效果呢?

  没有了阶级分析法,很多以前教材给出解释的问题,如今都回避了。如《新主义与中国》:

  “内以蒋介石和汪精卫为代表的日益,1927年,他们先后发动了‘清党’的‘四一二’和‘七一五’,屠,国共合作破裂”。

  为什么蒋介石和汪精卫是“”,他们为什么要与?教材没有任何具体解释。旧教材的解释是,蒋介石已经为帝国主义、大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的代言人,因此最终了。如今,课本对国共两党关系的破裂不做任何铺垫和解释,不知道撰写教材的专家希望中学教师如何回答“蒋介石为什么要屠”之类的问题?

  类似的很多问题,我感觉教材的态度都是消极回避。最后,笔者更想问的问题是,教材编写者到底希望高中历史老师们如何回答“中国为什么能够成功,取得”这样的问题呢?从前教材用阶级分析法给出清晰答案的历史问题(不管在大家看来对与错),如今的历史教材都采取了回避的态度。窃以为,当今网络上各种关于中国近代史、尤其是史、国共关系之类的各种,与历史教材对这些问题的消极处理关系极大。

  当然,笔者并不就此主张回到旧教材的史观。笔者从世纪之交的高中和大学时代起,就同大部分同龄人一样经历过对史观的反叛。但是今天回过头来看,不管你是否认同这一史观,它的内在完整性和一致性都是无法否认的。新版教材尽管立意新颖,也力求克服旧教材中的问题,现在看来这种努力并没有带来让人满意的结果,在史观和体例方面显得较为凌乱。

  高中历史教材的史观关涉的是这样一些问题:我们希望我们国家16-18岁的青年人掌握哪些历史知识?借由这些历史知识,我们希望青年人如何看待中国的过去与现在,如何看待当今世界的形成?如果说现实是复杂的,成年人的世界同样面临着困惑,那么,我们想传达给青年人哪些确定不变的对于自己国家和世界的?

  在这些问题上,我认为当下的历史材没有显示出清晰而统一的认识,这或许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缩影。

  笔者深知,历史教材的编写并非易事,需要考虑到的因素非常多,且易受多方掣肘。笔者的吐槽并不针对任何一位教材编写者,只是想表达一位历史教师使用教材多年的一点感受,偏颇之处在所难免,也请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