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历史论文> 文章内容

【教学研究】江苏省盐城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发布时间:2018-6-2 21:54:11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左传》记载:“(周)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击之。王卒大败,祝聃射王中肩。”材料主要表明当时

  【解析】根据材料,郑庄公作为诸侯不但不履行诸侯的义务,没有定期朝觐周天子,甚至还打伤周天子,这表明周天子的秩序受到挑战,故C正确;A与史实不符,错在了“开始”,BD与题意不符,故排除ABD。

  点睛:本题重点是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文言文阅读是考生学习古代历史的一个重要难点,需要平时注意积累,因为缺乏上下语境,一般就是从史料中截取其中的一句或几句,来考查考生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这种情况下,考生不必非要追求将材料像语文学习一样逐字逐句的翻译,只要明白大概意思即可,然后与所学相关知识或者通过选项寻找蛛丝马迹,建立起材料与所学之间的联系,从而准确作答。

  2. 董仲舒《春秋繁露》载:“《春秋》之义,国有大丧者,止庙之祭,而不止郊祭(古代帝王在郊外祭祀天地的典礼),不敢以父母之丧,废事天地之礼也。”该主张旨在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天既是社会的“至上神”,董仲舒强调“国有大丧者,止庙之祭,而不止郊祭”,郊祭就是郊天之祭反映了对的,尊天地从而可以贵君权,因为天子受命于天,从而皇权,故选A;材料中未提到说明伦理纲常的重要性,故排除B;董仲舒的时代,儒学刚刚获得独尊的地位,不可能得到提升,故排除C;D与题意无关,故排除D。

  3. 赵翼《陔馀丛考》载:“至元设行中书省于各,遂又移为方州之名,曰各直省也。然行省之称,亦不自元始。金宣时,州县为元兵残破,乃随处设行省,以治一方。”由此说明

  【解析】由题干中的“行省之称,亦不自元始。金宣时,州县为元兵残破,乃随处设行省,以治一方”可以看出,行省制度的形成是经历了一个过程的,故选C;由上述材料可以看出,行省在金代设立是为了“治一方”,故A不符合题意;B不符合史实,D与题意不一致,故排除BD。

  4. 《明太祖实录》载:“南雄商人以货入京,至长淮关,吏留而税之,既阅月而货不售。商人讼于官,刑部议吏罪当纪过。上曰:‘商人远涉江湖,将以求利,各有所向,执而留之,情矣。且纳课于官,彼此一耳。迟留月日而使其货不售,吏之罪也。’命杖其吏,追其俸以偿商人。”这表明当时

  【解析】由题干看,对于南雄商人的诉讼,“刑部议吏罪当纪过”,而的态度和意见是“命杖其吏,追其俸以偿商人”,这说明无论是刑部还是都主张整顿吏治,以改善商业,故选C;题干中没有体现A,BD与史实不符,故排除ABD。

  5. 清代著名文艺评论家王希廉在评点《红楼梦》时说:“子以《红楼梦》为小说耶?夫福善福淫,神之司也;,之教也。而报施,劝惩垂诫,通其说者,且与神圣同功。”这就肯定了《红楼梦》

  【解析】由“报施,劝惩垂诫,通其说者,且与神圣同功”可知,这是在说小说起到了与神、同等的作用,故选A;BCD与题意不一致,故排除。

  6. 1877年6月29日,(李鸿章)复刘仲良中丞曰:“日来由东局(天津机器局)至敝署(直隶总督府天津衙署)电线置妥,仅费数百金,通信立刻往复。即用局内学生司之,神奇可诧,各使均相道贺。执事闻之,将又哑然笑,数十百年后必有奉为开山之祖矣。”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解析】由“日来由东局(天津机器局)至敝署(直隶总督府天津衙署)电线置妥,仅费数百金,通信立刻往复。即用局内学生司之”可以得出B符合题意,故选B;天津机器局属务运动时期开办的军用工业,故A不符合史实,所以排除A;题干没有将天津的电报业与世界其他地方比较,故排除C;D错在了“普遍”,这不符合史实,故排除D。

  点睛:新课程的课标要求中,关于历史史实是最需要学生通过记忆来掌握的,其他的诸如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意义、影响和经验教训、之类的东西都离不开史实,而这些东西都是史实推论或者概括总结得出的,所以在新课标的要求之下,识记的任务只有史实,结论性的东西都不用死记硬背了,等于减轻了考生的记忆负担,但是需要明确的是,历史学科其他能力的要求在新课标下等于提高了,需要考生提高到一定程度才可以从容应对高考。同时,即使是识记的知识,也不会考查直接的死记硬背,而是考查在新情境下能否灵活运用。这一题就是明证。

  【解析】由题干中的“团教不和”可知指的是义和团与之间的矛盾导致了上述变故,据此可以知道这里涉及到的“内讧外侮”分别指的是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据此可知D符合题意;外国开始深入中国内地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实现的,故排除A;“自富”指的是洋务运动,与题意不符,故排除B;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故C也不合题意,所以排除。

  点睛:学生充分把握时间线索,深刻认识空间差异,是学习历史过程中一个非常需要重视的问题,尤其是时间观念的把握,对高中学生来说,依然是个需要很重视的关键问题。由于现行历史教科书是按照模块加板块的模式编写的,这就使得历史知识的时序性被打破,导致有些同学因为初中历史没有学好,直接影响到高中阶段的学习,对于时序性的把握很多时候是我们解决历史问题必须要考虑的,所以提醒同学们注意准确记忆一些重大事件的发生时间。

  8. 《新青年》自第2卷刊登通告:“自第二卷第一号起,新辟‘读者论坛’一栏,容纳社外文字,不问其‘主张’‘体裁’是否与本志相合。”同时,《新青年》第1到3卷每一号的封三都刊有《简章》,明确提出“来稿无论或撰或译,皆所欢迎”。此举

  【解析】“容纳社外文字”、不问其‘主张’‘体裁’是否与本志相合、“来稿无论或撰或译,皆所欢迎”等信息说明《新青年》对来稿采取了兼容并包的原则,故选B;宣告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青年》于1915年创刊,故A不符合史实,所以排除A;题干没有提到CD,故排除。

  9. 1922年中华国货维持会在其编选的《劝用国货》中记述:“江西夏布好,蒙古羔羊毛。浙绸苏缎亮又牢,瓷器景德窑。薛针锦绣巧,豫鲁府绸超,雨前龙井滋味好。”1928年上海市教育局《爱用国货歌》中记述:“佛山雕刻,江浙丝罗,价廉物美,远胜洋货。”这些记述主要意在

  【解析】题干中的材料来自《劝用国货》、《爱用国货歌》,其中的内容是说到了各种国货的好处与优点,所以其主要意图应该是提倡使用国货和抵制洋货,故选C;A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由于题干中没有提到国货与洋货的比较,所以也不能得出B的结论,故排除ABD。

  10. 台儿庄战役前,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仁曾请、商谈作战方针。战役爆发后,李仁采取“据点,各个击破,要阵地战与运动战相结合,把敌人歼灭在台儿庄”的作战方针。逸所率新四军一部积极配合淮河沿岸的部队,阻击日军北犯。这表明当时

  【解析】由“据点,各个击破,要阵地战与运动战相结合”、“逸所率新四军一部积极配合淮河沿岸的部队”等信息可以得出C符合题意,故选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的标志是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故排除A;揭开国共协同作战序幕的是太原会战,故排除B;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标志是广州武汉的失陷,故排除D。

  11. 1954年6月16日,《》刊登草案全文并发表,号召全国人民讨论草案,参加讨论的人数达1.5亿,约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下图为1954年第9期《人民画报》封面,展现了中央民族学院的少数民族学生正在讨论草案的场景。由此说明

  【解析】全国人民讨论草案,参加讨论的人数达1.5亿,约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一,说明人民参与的积极性高,反映了人识的增强,故选C;AB在材料中没法体现,D应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就确立了,故排除ABD。

  12. 1961年1月,八届九中全会正式确定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但仍然认为,党的“三面红旗”(即社会主义建设总线、、人民)是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解析】“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被正式确定的同时,还是认为“三面红旗”适合中国国情,恰恰说明“左”倾错误并没有真正而彻底的纠正,故选C;确立科学的经济思想应该是在党的八大上,故A不符合史实,所以排除;开始放弃苏联经济模式是在“”后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故B不合题意;D的说法本身是错误的,故排除。

  13. 下表反映了1991~1993年地区对祖国的投资情况。表中数据表明对投资呈快速增长趋势,这主要得益于

  【解析】由题干中的表格看,对投资呈快速增长趋势在1992年和1993年都大大增加,结合所学可知,这是由于九二共识的达成,故选B;A中的“一国两制”方针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已经提出了,故A不符合题意,所以排除;两岸状态被打破开始于1987年,故排除C;海峡两岸“三通”实现于2008年,故D也不符合题意。

  14. 罗马法:“故意他人”处予死刑,而“不希望他人但不幸发生他人的行为”可通过交一只公绵羊替罪,这一原则长期沿用。由此说明罗马法

  【解析】题干中说到故意他人和不希望他人却了两种不同的条件下的犯为区别对待,这是注重的结果,故选B;题干中对两种犯为有明确的,故A的说法不符合题干内容,所以排除;CD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15. “它对于整个中世纪神权的,都是一次强力。这个时代的理论家同时做起了实干家,思辨与实验、理论与实际开始,也正是这种结合后来敲开了科学的大门。”材料中的“这个时代”

  【解析】由“对于整个中世纪神权的,都是一次强力”、“思辨与实验、理论与实际开始,也正是这种结合后来敲开了科学的大门”等信息可知,上述时代反对中世纪神权而且了近代科学,结合所学可知这是文艺复兴时期,故选B;A应该指的是教,C应该指的是启蒙运动,D应指的是市场需求与科技条件的具备,故排除BCD。

  16. 18世纪中叶以前,英国人口增长速度缓慢。18世纪40年代以后,人口增长速度逐渐加快。尤其是1811~1821年的10年间,英国人口增长了18%,人口年增长率达到1.8%,这种前所未有的人口增长速度被称为英国“人口”。当时英国“人口”的出现

  【解析】18世纪中叶英国的工业开始,生产力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这为人口增长提供了物质前提,故选A;海外的殖民扩张从17世纪初就开始了,不只适用于18世纪中期及其以后,故排除B;当时英国还不是福利国家,故排除C;英国的人口变化不可能引起国际劳动分工格局变化,故排除D。

  17. 1896年7月1日,德意志帝国通过了《民》,其中:“私权的享有,始于出生”“所有人在内对所有物享有使用、收益及处分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18. 二月后,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人提出了“和平、土地、面包”的口号,这最简单的口号直击。三月份,布尔什维克党只有2万多名,到了十月前,成为35万人的大党。由此说明当时

  【解析】由题干来看,“和平、土地、面包”的口号是得的,正是因为这些口号,布尔什维克党发展壮大的速度很快,这为十月提供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和领导力量,故选B;当时并没有退出一战,故A不符合史实,布尔什维克党取得执政地位和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都是胜利之后,故排除CD。

  点睛:排除法是做选择题的一个重要技巧。有些题目不是很容易直接得出正确选项,就比较适合用排除法,一般是排除:不符合史实的选项(比如时间、空间等);不符合逻辑的选项(比如,让选择“原因”,那就需要排除掉属于结果的选项);明显和题目所给的信息不一致或者相反的选项;说法过于绝对的选项需要慎重对待,很多时候也是该排除掉的选项。

  19. 他们认为:“绘画所给予人们的是感觉,而不是思想。”在他们的画作中,“只重感觉,忽视思想本质,以瞬间现象取代之,描绘主观化了的客观事物,是充满阳光的色块组合,充满空气感。”下列美术作品与该流派艺术特征相符的是

  【解析】由“绘画所给予人们的是感觉”、“以瞬间现象取代之,描绘主观化了的客观事物,是充满阳光的色块组合”等信息可以得出,这种艺术流派指的是印象画派。所给的四个选项中A属于浪漫主义流派,B属于印象派,C属于现实主义风格,D属于立体画派的作品,故选B。

  20. 2018年4月13日,美军联合英国、法国对叙利亚军事设施进行“精准打击”,以作为对之前叙东古塔地区发生“化学武器袭击”的回应。对此,俄、叙表示,称打击法的。、、日本等国对军事行动表示支持。4月14日,联合国安理会也未能通过相关决议草案。由此说明

  【解析】美军联合英国、法国对叙利亚军事设施进行“精准打击”根本没有得到安理会的表决通过,所以属于霸权主义的做法,故选D;由于其行动联合国并没有授权,所以A没法体现,故排除A;多极化格局还没有建立,故B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所以排除B;题干所述不是的行动,故C也排除。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计60分。其中第21题12分,第22题14分,第23题14分,第24题10分,第25题10分。

  材料一 综观国史,政体演进,约得:由封建而跻统一,一也。此在秦、汉完成之。由室、外戚、军人所组成之,渐变而为士人,二也。此自西汉中叶以下,迄于东汉完成之。由士族门第而变为科举竞选,三也。此在隋、唐两代完成之。全国政事付之,而之选拔与任用,此二者,皆有客观之法规,为公开的准绳。有王室代表,所不能摇。宰相首领,所不能动者。

  材料二 我们古代的体制,对此需要做具体分析。如果没有这样的体制,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则无从谈起。中国的君主制度曾经对包括在内的者形成过一定的制约,更加重要的是,这种体制有利于中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安宁。其中的科举选官制度扩展了集团的社会基础,为中小地主和平民开辟了入径,形成了由下层社会到上层社会的通道,特别是科举制度将教育制度与选官制度结合为一个整体,在一定程度上了上层官员队伍的知识水平,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作出了贡献。中国古代有法制,缺少。君主把法制作为治民治吏的一种手段,自己则于法制之上。正因为如此,同一个制度体系,在不同的君主手里,可以有不同的效果;一治一乱,有天壤之别,反映出的弊端。

  (2)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中国古代体制与中华文明发展”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解析】(1)特点题目要求“据材料一”概括,由材料一中的“由封建而跻统一”可以得出地方分权到中央;由“由室、外戚、军人所组成之,渐变而为士人”可以概括为贵族到官僚;由“由士族门第而变为科举竞选”可以得出选官由士族垄断到考试选拔。

  (2)这一题属于历史小论文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材料总体把握,并从中全面归纳和概括出观点、进行论证和阐释的能力,能力要求较高。考生先要根据材料一、二来提取出能够完整体现材料内容的信息,如材料二中的“有利于中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安宁”、“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作出了贡献”、“如果没有这样的体制,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则无从谈起”、“同一个制度体系,在不同的君主手里,可以有不同的效果;一治一乱,有天壤之别,反映出的弊端”等信息再结合所学明清时期我国制度的影响,可以得出古代中国的体制对中华文明的延续和传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明清社会转型时期,也成为文明发展的障碍和阻力,最终迟滞了向近代化的转型。也就是说这一题的观点要注意把中国政体放在整个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去看待,一分为二的评价。之后可以根据材料一中的角度,从君主制、官僚、选官制或者说科举制层面进行论证即可。要求要表述成文且字数要求在280字左右,而不是分要点罗列。

  材料一 其实,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在封建主义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旨。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因此,“中体西用”毕竟使中国人看到了另一个陌生的世界,看到了那个世界的部分,并移花接木地把这一部分引进到中国来,成为文化交冲汇融后两者可能结合的一种特定形式。

  材料二 中学为体中的“体”,不是指身体或形状,而是指国家的本体、主体、政体、基干、准则、法纪,简言之,“体”就是封建社会的。这个“体”,君临一切,高于一切,于一切人和一切事之上。“中学”和“为用”,都是为了和这个“体”。所谓,大体上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资本主义的科学技术和物质文明;二是指资本主义国家创造的文明,主要是、平等的思想观念。

  材料三 张之洞系统阐发的“中体西用”论具有兴和保中学的两重性,即在为封建旧学张本(指事先为事态的发展作好布置)的同时,也为的起了促进作用。

  【答案】(1)原因:传统思想根深蒂固,国人不易接受新思想;列强入侵民族危机加深,国人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策略中庸,便于国人接受,利于。特征:“中体”是根本,是“西用”的前提;文化的交融。

  (2)内容:中体指封权的根基,是的先进技术和思想观念。动机:封建君主。

  (3)作用:促进;有利于打破文化对立;促使思想解放,有利于近代化进程。但其封建制度,了作用的最大化,不能推动社会的根本变革。

  【解析】(1)原因:题目要求“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由材料一中的“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封建主义”可以得出传统思想根深蒂固,国人不易接受新思想;由“使中国人看到了另一个陌生的世界,看到了那个世界的部分,并移花接木地把这一部分引进到中国来,成为文化交冲汇融后两者可能结合的一种特定形式”可以得出策略中庸,便于国人接受,利于。根据所学中体西用的思想产生的背景可知,当时列强入侵民族危机加深,国人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特征:需要结合所学中体西用的相关知识和材料一回答,根据所学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的主张可知,其思想特征是“中体”是根本,是“西用”的前提;由材料一中的“成为文化交冲汇融后两者可能结合的一种特定形式”可以得出文化的交融。

  (2)内容:题目要求“据材料二”概括。由材料二中的“国家的本体、主体、政体、基干、准则、法纪”、“封建社会的”可知中体指封权的根基,由“所谓,大体上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资本主义的科学技术和物质文明;二是指资本主义国家创造的文明,主要是、平等的思想观念”可知是的先进技术和思想观念。动机:由材料二中的“君临一切,高于一切,于一切人和一切事之上”、“都是为了和这个‘体’”再结合所学中体西用的相关知识可知其动机是封建君主。

  (3)作用:题目要求“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根据题干要求可以知道,这一思想所起到的作用应该从积极和消极两个角度来分析。由材料三中的“为的起了促进作用”可以得出这一思想有利于促进;结合所学可知,在中国的也有利于打破文化对立;促使思想解放,有利于近代化进程。但也应该看到另一面,也就是其封建制度,了作用的最大化,不能推动社会的根本变革。

  点睛:对于材料解析型问答题的解答,一定要明确设问的要求。首先仔细审清设问,获取有关“问题信息”。设问都是针对材料设计的,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反映材料的内涵,体现命题者的意图。认真阅读分析设问,并借助设问的揣摩材料的脉络方向,可降低阅读的难度,提高解答的针对性。要注意是否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如需要,答题时要回归书本,拓展思维,补充认识。

  23. 罗斯福新政期间的农业被誉为是“在美国试行的最勇敢的社会实验之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自立国以来,农业一直处于发展的状态,的生产经营模式为美国农业带来了巨大繁荣。从1914年到1919年,美国的农产品出口总额增加了2.64倍,玉米、小麦等主要农产品平均价格分别上涨了114.7%和110.3%,农业总纯收入增加了近3倍。20世纪30年代初,农业受到严重打击,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指数(1967=100)由1928年的64.8下降到1932年的29.5,下跌了55.5%,农场纯收入由61.5亿美元降至20.3亿美元,下降了67%。

  材料二 1938年2月通过的《农业调整法》,对棉花、小麦、玉米、烟叶、大米等5种主要作物实行生产定额,对那些耕种定额土地而又遵守土壤保持方法的农民由给予补贴。美国农业部先后主导建立了国家农业信贷署、农产品信贷公司等机构,负责对处于困境中的农民提供低息贷款、直接补贴及技术支持。还行政力量,引导农业生产者与农产品加工者之间签订“市场协议”,使他们在最低限度价格、供求总量等方面达成协议,从而达到“价格”的目的。新政期间,华莱士(时任美国农业部长)几乎在实施每一项国家干预措施时,都注意与农民进行“协商”,注意培养农民及地方的主动合作。

  (1)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上半叶美国农业发展状况的显著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引起变化的主要原因。

  【答案】(1)变化:从巨大繁荣到严重危机(价格上涨、总收入增多到价格普跌、纯收入急剧下降)。原因: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波及农业;长期农业政策为农业发展埋下隐患。

  (2)内容:控制农业产量,减少农产品供应;国家信贷扶持,补贴农业发展;调节农产品流通领域,稳定农产品价格;培养农民合作意识,促进农业合作关系。积极作用:促进农业复苏,有助于缓解经济危机;为国家全面干预经济奠定基础。

  【解析】(1)变化:题目要求“据材料一”回答。由材料一中的“的生产经营模式为美国农业带来了巨大繁荣”、“农业受到严重打击,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指数(1967=100)由1928年的64.8下降到1932年的29.5,下跌了55.5%,农场纯收入由61.5亿美元降至20.3亿美元,下降了67%”可以得出农业发展的状况是从巨大繁荣到严重危机(价格上涨、总收入增多到价格普跌、纯收入急剧下降)。原因:题目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由材料一中发生变化的时间“20世纪30年代初”再结合所学20世纪30年代初的美国史实可知,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波及农业;长期农业政策也为农业发展埋下隐患。

  (2)内容:题目要求“据材料二”概括。由材料二中的“对棉花、小麦、玉米、烟叶、大米等5种主要作物实行生产定额,对那些耕种定额土地而又遵守土壤保持方法的农民由给予补贴”、“建立了国家农业信贷署、农产品信贷公司等机构,负责对处于困境中的农民提供低息贷款、直接补贴及技术支持”、“在最低限度价格、供求总量等方面达成协议”、“注意培养农民及地方的主动合作”等信息可以概括为:控制农业产量,减少农产品供应;国家信贷扶持,补贴农业发展;调节农产品流通领域,稳定农产品价格;培养农民合作意识,促进农业合作关系。积极作用:主要从上述措施对农业和国家政策方面来分别分析。具体来说,对农业来说,是促进农业复苏,有助于缓解经济危机;对国家政策来讲,是为国家全面干预经济奠定基础。

  (3)变化:题目要求“综合上述材料”回答。由材料一可知,由于20世纪30年代初之前,农业一直推行的政策,到材料二中的国家采用行政命令的方式干预经济发展,可以得出,新政前后美国在经济活动中角色是从变为全面干预。

  点睛:从设问角度看,主观题的审题应该包括四部分:一是答题依据,也就是答案来源于哪里,这一题涉及到了两种,即“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与“根据材料”,这为考生提供了思考答案的来源;二是答题要求,这一题里有“概括”、“指出”、“分析”等要求;三是答题内容,这一题涉及到了“原因”、“变化”、“内容”等;四是答题条件,即修饰答题内容的部分。这些方面明确了,才可以算审题清楚明确了。

  材料 战国初期,秦国虽有一定的地缘优势,却是华夏体系中的落后国家,当时地处中原的国家都以“戎翟”这个贬义词来称呼秦国。

  商鞅确定的方略是:首先,只有国家强大,才能在战争中有立足之地;其次,只有落后的制度,秦国才能强大;再次,只有摧毁落后和保守的秦国氏制度,才能进行。为此,商鞅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农耕、军功、、四大方略。具体而言就是以重农主义为取向的农耕政策,以国家主义为取向的政策,以平义为取向的军功政策,以主义为取向的以国方略。

  商鞅新法推行10年,使秦国从原来的“始秦戎翟之教,父子无别,同室而居”的一个极其落后的国家,变成“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答案】(1)背景:战国时期的大动荡、大发展、大变革(诸侯争霸,战乱频繁,生产力发展,社会变革蓬勃兴起);秦国落后于东方诸国,渴望国家强大。

  (2)农耕:励耕织、重农抑商;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军功爵制;:峻法、推行;:废分封、行县制。

  【解析】(1)背景:题目要求“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应该从当时的国内形势和秦国自身两个角度分析。结合所学春秋战国时期的国情来看,当时处于战国时期,社会大动荡、大发展、大变革(或者说是:诸侯争霸,战乱频繁,生产力发展,社会变革蓬勃兴起);由“秦国虽有一定的地缘优势,却是华夏体系中的落后国家”可知,秦国落后于东方诸国,渴望国家强大。

  (2)题目要求“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农耕:由材料中的“以重农主义为取向的农耕政策”并结合所学商鞅变法在农业方面的措施可知是励耕织、重农抑商;军功:由材料中的“以平义为取向的军功政策”并结合所学商鞅变法的内容可知是指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军功爵制;:由材料中的“以主义为取向的以国方略”再结合商鞅变法的内容可知是峻法、推行;:由“以国家主义为取向的政策”和商鞅变法的内容可得出是废分封、行县制。

  (3)因素:题目要求“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由材料看,商鞅变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根据其变法的内容和当时所处的时代形势可得出,商鞅变法历史潮流;诚信和创新。

  点睛:选修部分题目的答题依据基本上有两种:一是“根据材料”,另一个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而且近几年的高考命题者越来越钟情于后者,这是因为这既可以考查到考生准确提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又可以考查调动所学相关史实和相关技巧的能力,可谓“一箭双雕”。这一题的两个题目就都属于后者。

  材料一 在尖锐化和英国文明对印度传统文化构成的社会危机条件下,印度了非不合作的道。1920年8月,甘地发动了第一次非不合作运动。“不合作”纲领包括:受封者退回爵位封号、抵制立法机构选举、抵制在机关和法院工作;在英国学校读书;提倡手工业纺织运动以抵制英国商品泛滥。

  材料二 在我看来土布是印度人民团结的象征,是印度经济和平等的象征。大英帝国近百年的殖民在这小小的盐粒下岌岌可危。

  (1)据材料一,指出印度非不合作道的主要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列举非不合作运动的主要实践活动。

  (3)当今世界霸权主义、、主义和教极端给国际社会带来严重危害。综合上述材料,谈谈甘地的思想对今天我们处理国际问题的。

  【答案】(1)原因:英国殖民者的高压;文明冲击印度传统文化。实践:土布运动;食盐进军;;“文明不服从”运动。

  (2)积极作用:一定程度上抵制英国经济侵略,有利于印度民族经济发展;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促进了人民的团结,为印度的奠定了基础。

  【解析】(1)原因:题目要求“据材料一”回答,由材料一中的“在尖锐化和英国文明对印度传统文化构成的社会危机条件下,印度了非不合作的道”可以得出其原因是:英国殖民者的高压;文明冲击印度传统文化。实践:题目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结合所学甘地领导的非不合作运动的相关内容可知,其主要实践活动有:土布运动;食盐进军;;“文明不服从”运动。

  (2)积极作用:题目要求“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由材料二中的“大英帝国近百年的殖民在这小小的盐粒下岌岌可危”、“土布是印度人民团结的象征,是印度经济和平等的象征”等信息并结合所学非不合作运动的结果来看,其积极作用主要有:一方面,一定程度上抵制英国经济侵略,有利于印度民族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促进了人民的团结,为印度的奠定了基础。

  (3):由上述材料来看,甘地的非不合作运动采用的不是的方式,也达到了能达到的作用,所以对待今天世界上霸权主义、、主义和教极端所带来的危害,我们也可以换一种思,争取相互宽容,真诚对话,寻找共识,最终解决问题就可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