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历史论文> 文章内容

文科生必看!特级教师谈学习历史的意义与方法

※发布时间:2016-2-6 14:52:46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汪德武

  上海市特级教师。建平中学首席教师。华东师大普通高中教育研究所、科教合作研究中心教师培训项目指导专家。上海市中小学教师德育实训导师。上海市中学历史学科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上海市浦东新区历史教师培训主持人。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与几位学生家长的交流中得知:在中学阶段,历史学科给他们留下的深刻印象就是死记硬背,令人生厌,以致敬而远之;由敬而远之,以致怀疑历史学科究竟有什么价值?

  听罢他们的感言,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觉得有必要与家长、同学谈一谈学习历史的意义与方法。

  一、学习历史的意义

  以情感励志

  教育心理学认为,人的发展,离不开两方面因素——智力性因素、非智力性因素。当今,非智力性因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意识、责任意识等等。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的问题。

  非智力性因素,与人的情感关系十分密切。情感可以励志,历史学科在这方面是大有可为的。毫不夸张地说,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方面,历史是一个用之不竭取之不尽的宝藏。

  翻开史册,多少历史人物感人至深的真实故事,用托尔斯泰的话来说,能起到“感情的传染”作用。取义的文天祥,“为天下人谋永福”痛别妻子的林觉民、清贫而伟大的方志敏、家境贫寒靠自学成才的林肯、身残志坚的罗斯福……

  这些真实感人的故事,在情感励志方面会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有一位老师在上“美国内战”时,是这样介绍林肯的:

  1816年,他的家人被赶出居住的地方,他必须抚养他们。

  1831年,经商失败。

  1832年,竞选州议员——但落选!

  1832年,丢了工作——想就读院,但进不去。

  1833年,借钱经商,但年底破产,接着他花17年把债还清。

  1834年,再次竞选州议员——赢了!

  1836年,完全崩溃,卧病在床六个月。

  1838年,争取成为州议员的发言人——没有成功。

  1840年,争取成为选举人——失败!

  1843年,参加——落选!

  1846年,再次参加——这次当选!

  1848年,寻求议员连任——失败!

  1849年,想在自己的州内担任土地局长的工作——被!

  1854年,竞选美国——落选!

  1856年,争取副总统的提名——得票不到100张。

  1858年,再度竞选美国——再度落败。

  1860年,当选美国总统。

  苏轼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不拔之志。”

  我相信,读完这段历史,林肯的一定会牢牢铭记在学生的,这种“润物细无声”式的熏陶,对学生的意志品质是一次极好的洗礼。历史教育首先是一种情感的熏陶、心灵的耕种。

  以思考启迪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不是背书和记忆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

  我们知道,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独特功能。英语可以用来交流,物理化学可以搞实验,数学可以计算,我们的历史学科能干什么呢?那些千百年前的陈芝麻烂谷子事,拿出来研究有什么意义呢?

  一个重要意义,就在于它的思考:反思前人的成败得失,从思考中悟出智慧。

  我在讲庆历新政(范仲淹)时,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范仲淹为了整顿吏治,决定罢免不称职的官员。当时,有人曾劝他:您这样做,每罢免一个官员,是否知道就会有一家人跟着哭啊!范仲淹慨然回答:“一家人哭,总比一个地方的老百姓哭要好!”于是,大刀阔斧厉行。

  讲完这个简短的故事后,我提出问题:你如何看待范仲淹的这个做法呢?

  与我原先的料想一致,大部分同学高度肯定范仲淹以国家利益为重、敢于得罪的品质。

  随后,我再追问:换一个角度看看,你还能看出什么?

  在 我的下,终于有同学提出:范仲淹这种做法是值得商榷的!因为在没有做好善后工作的情况下,让那些不称职的官员,那他们的家人就失去了生活来源。所 以,在没有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背景下,范仲淹进行激进的,是不够稳妥的!那些在中失去生活保障的官员,必然会联合起来与范仲淹为敌,打击面过大、 过急的行为最终必将导致的失败。

  我在课堂上,补充这个历史故事的目的是深远的。

  历史对现实的启迪意义,正在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今 年8月23日,习总致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贺信中说: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承担着“究天人之际,通古 今之变”的。世界的今天是从世界的昨天发展而来的。今天世界遇到的很多事情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的很多事情也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重视历 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

  所以说,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

  历史是凝固的现实,现实是流动的历史。只有学习好历史,我们才能真正理解现实。

  二、历史学习的方法

  学习历史对人的成长很重要,那么,如何才能学好历史呢?下面谈谈学习历史的方法,供同学们在学习中参考。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方法要结合自己的基础与实际,不要生搬硬套。

  记基本史实

  毋庸讳言,历史学科是以记忆基本史实为基础的,精准记忆是学好历史的第一步。

  当年四大国学导师之一的赵元任回忆幼时的读书经历时,说:“不懂就老念,念熟了过一会儿,过一阵,过几年,他就不知不觉地懂起来。……我好些书都是先背熟了,后来才慢慢儿懂的。”

  赵元任的一席话,道出了记忆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文科学习中。

  记得我小时候读书也有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经历,读初一年级时,老师要求背列宁的话:“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当时是不懂的,但硬是记住了,直至今日依然能脱口而出,然而真正理解这段话是在上大学后。

  有一种观点,似乎一提到背书,马上就与死记硬背、应试教育等负面词语划上等号,其实,这是一个认识误区。适当背书、记一些东西,也是一种积累。

  我们知道,少年时代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中年时代则逐渐进入理解力最好的时期。

  我们要这个规律,在适当的年龄多做适当的事。所以,在少年时代——博闻强记的最佳年龄,是不能错过知识记忆的。学习历史,一些重要的年代、人物、地点,是必须记住的。

  我这样说,家长和同学们不必害怕,因为我做过统计,高中历史要记忆的年代,一共只有180多个。比起英语3000词汇量来说,简直就是小菜一碟。

  当然,最好的记忆是在理解基础上的记忆。举一个例子:你记住了英国工业完成是在19世纪40年代,也记住了鸦片战争爆发于1840年,你就能很自然地找出它们的关系了。

  顺便说一下,一些有趣的记忆法不妨一试。记得我的中学时代,历史老师告诉我们如何记忆马克思出生的时间(1818、5、5):“马克思打了资本家一个嘴巴一个嘴巴,资本家呜呜地哭了。”从此,我教的每个学生都记住了这个日子。

  读课外书籍

  学习历史,不能只把眼光盯在几本历史教材上。古人所谓:“行万里,读万卷书”是有道理的。读的书多了,视野开阔了,思清晰了,对学习历史是很有帮助的。

  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读一读斯塔夫理阿诺斯的《全球通史》、陈旭麓的《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等。暑假里看看《大国崛起》,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大国崛起》是第一部以世界性大国的强国历史为题材的大型电视纪录片,文采、思想俱佳,值得一看。相信家长陪着孩子一起看,也一定会受益匪浅。

  此外,同学们要关心。前文已述,历史与现实紧密相联。

  比如,阅读今年9月3日大阅兵的新闻,可联系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有关历史;由近日的俄土之争,可回顾19世纪的克里木战争、乃至20世纪美苏争霸(土耳其加入北约)的有关历史。

  懂学习技巧

  和学习其他学科一样,学习历史也需要苦干加巧干。下面几点,希望能引起同学们的重视,或许能帮助同学们少走弯,提高学习效率。

  一是整理归纳。学完一段历史知识后,结合老师的笔记,自己动手,将众多零散的知识点整理归纳。或提纲式、或表格式;或写在笔记本上、或记在卡片上……形式不拘,适合自己就好。

  值得注意的是,不能简单抄袭别人整理过的知识,因为你自己整理知识的过程,就是消化、吸收、理解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不能省略的。

  二是史地结合。古人读书有“左图右史”的习惯,这是一个好传统。我们在历史学习中,会经常碰到一些平时并不熟悉的地名,要及时把这些地名在地图上落实下来,尤其是一些古今名称不一样的地名。

  可以设想,如果仅仅记住了某个地名,而不知道它究竟在哪里,这样的学习又有什么意义呢?况且,这类考题已经频繁出现在高考题里。

  在我的高三教学中,我总是请班主任在班级的后墙贴上两张地图:中国地图、世界地图。每个单元结束后,让历史科代表把本单元出现的地名在地图上用荧光笔标记出来,供同学们在课间时间观察、交流。

  三是融会贯通。表面上看,历史知识点纷繁复杂、杂乱无章,但细细推究,每个知识点都不是孤立的。同学们要学会找出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将其整体化、系统化,才能真正理解、运用。

  尤其是到了高三,基础知识掌握得差不多了,此时的融会贯通、前后呼应就显得十分关键了。

  比如:以启蒙思想的发端、、为线索,就可以把英、法、、东亚(含中国)的有关历史整合在一起,立体启蒙思想对全人类近代文明的巨大影响。

  四是错题收集。在复习阶段,有的同学喜欢不断地“刷题”,滚进了题海战术中,这种做法的效果并不好,可能会陷入——会做的题目依然会做、不会做的题目依然不会做的魔咒之中。

  为提高效率、增强针对性,我同学们在每次考试之后,把自己犯错的题目收集进错题集里,在下一次考试前,拿出来再看一遍,如果还不会做,说明自己没有真正搞懂,赶紧查漏补缺,及时消灭盲点。

  如果会做了,则说明自己进步了,也有助你满怀信心地走进考场。

  来源:上海特级教师

  高考直通车,助你直通大学!

  微信号:GKZTCWX

推荐: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